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经历深刻的变迁,从以往的“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随着居民对动物蛋白、果蔬等优质食物需求的持续增长,食物消费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也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要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重要农产品价格合理稳定,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这为“大食物观”下食物供需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一、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
食物消费多样化与生产结构滞后。近年来,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口粮消费逐渐减少,而肉类、蛋类、奶类、果蔬等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需求明显上升。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间,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48.7千克下降至136.8千克,而肉类、果蔬等高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消费需求持续上升。这一变化对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提出了挑战,现有的农业生产体系难以适应居民对多元化、高质量食物的需求,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日益凸显。
粮食生产压力增大。尽管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增长,但粮食安全的压力依旧存在。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说明当前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口粮种植收益较低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弃耕现象。此外,粮食生产需要与非粮作物种植平衡,如油料、饲料和糖料等作物生产不足,这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供需失衡,影响了整体食物供给。
耕地资源紧张与生态压力。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中国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显著,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同时,三中全会强调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这意味着
部分主产区在维护粮食生产的同时,可能承受生态、环境和经济多重压力。因此,如何在有限耕地资源上平衡粮食安全与多元食物供给,成为重要挑战。
国际农产品市场依赖性增强。中国的农产品进口结构较为集中,尤其是大豆、玉米等饲料作物和肉类产品,对少数国家的依赖度较高。国际局势的动荡,如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增加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这进一步表明在全球农业供应链日益脆弱的情况下,确保进口多元化和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
二、应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迁的对策
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针对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应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要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对畜牧、渔业、果蔬等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国内高蛋白食物的自给能力。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区域化的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多元化食物的供给能力。
加强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三中全会强调要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需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防止耕地“非农化”,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同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科学利用林地、草地、湿地等非耕地资源,探索生态保护与食物生产的平衡机制。
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与科技支撑能力。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要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提升粮食及畜牧、水产等生产领域的综合机械化率。同时,加强农业科研投入,推动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尤其是在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加强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降低进口依赖风险。面对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应加强国际市场动态监测,优化进口策略,降低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同时,鼓励国内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拓展国际市场渠道,提高中国在全球农业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改革。为确保粮食安全,三中全会强调了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要建立健全粮食储备机制,推动粮食储备市场化运作,优化粮食购销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动用储备应对供应危机。此外,要加强对粮食浪费的管理,推广节粮减损的社会共识。
在“大食物观”下,面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必须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此过程中,要重视耕地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强化科技和市场的双重支撑,确保粮食安全与食物供应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政策规划与多方协调,最终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保障居民营养健康和国家粮食安全。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兼顾营养与低碳双目标’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对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影响研究” (批准号:22BJY058 )的阶段性成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涂涛涛(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副教授),胡宇翔(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项朝阳(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教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岗位专家)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