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而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同样指出要大力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县域产业的提质升级。统计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县域产业经济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约2/3的龙头企业将总部设在县城,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通过稳定订单、保底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与广大小农户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一联结模式不仅有效巩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也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因此,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亟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统筹施策,全面提升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聚焦科技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我国推动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和核心动力,尤其是在当前县域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投入力度普遍不足,技术和设备普遍落后的状况下,通过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为重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引进并学习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如连续化、规模化、智能化“收贮运加检”核心装备,农产品自动化全组分梯次利用等保障共性技术,不断提升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次,要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通过组织跨学科联合性科技攻关工作,迅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使最新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发展滞后的现状。最后,政府应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安排科技特派团驻企服务,组织技术交流与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深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对农产品二次以上的加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首先,要切实加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通过“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各主体形成相对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精深加工打下良好的产业链基础。其次,要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完善产业链条。可以利用真空冷冻、无菌高压包装等创新技术,逐步完善农产品采摘、保鲜、物流、包装分级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休闲一体化特色产业链,同时也为农民就近就业提供更多岗位机会。最后,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依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积极引导企业向农产品生产原料优势基地集聚,如东北地区的大豆主产地区,可以在当地县城重点发展大豆深加工,生产高端大豆蛋白、植物蛋白饮品等加工农产品,逐步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过渡,形成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健全质量安全体系,保障加工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县域农产品加工业而言,更是要从生产、加工到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供给安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通过高科技检测手段与追溯信息公开系统,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效率和透明度,增强消费者对加工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另一方面,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持续加强质量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为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加工农产品竞争优势
大力发展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应始终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的顺畅转化,而品牌建设更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制定相关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政策,各县域要基于本地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加工农产品差异化定位和市场细分,塑造本地农产品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同时,要充分利用农业展销会、产品发布会等平台,依靠人工智能等手段,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流通技术,拓宽品牌流通渠道,提升品牌营销能力。其次,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当地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创造条件,通过兼并重组、产业整合等方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水平和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本地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带动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最后,加强品牌国际化建设。引导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向国际,推动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海外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国际市场份额。通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全面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助力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资源禀赋和集聚外部性视角的县域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BJY189)阶段性成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曾光(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经济系系主任、副教授);孟佳仪(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