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导师 思想汇报

您的位置是: 首页 > 红色导师 思想汇报 > 正文
【红色导师·思想汇报㉗】传承红色基因,共筑振兴之路
发布日期:2024-09-13访问次数:

思想汇报:胸怀对农业的深厚情感,秉承勤奋学习与辛勤耕耘的实践精神,2024年暑假,我加入颜廷武教授的团队,踏入了孝感的田间地头,投身于一场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我不仅是一名学习者,更是红色精神的践行者,我努力将数字技术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推动着农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迈进。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与村民们并肩劳作,共同探讨,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调研和政策宣讲,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在与农户面对面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村集体在推动合作社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乡亲们的生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常常会受到变幻莫测的自然力量的影响。他们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无论是突如其来的洪水还是无情的干旱,都坚定地挺身而出,保卫自己的庄稼和家园。然而,面对这些季节性的考验,即便是最坚强的个体,个人的力量也十分有限。

于是村集体站了出来。访谈中农户们不止一次对村集体表达了感激之情,他们表示正是因为村党支部的引领示范和默默付出,村民们才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加入合作社,利用公共资源实现共同发展。村干部们也谈到,村里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多场次集体培训活动,旨在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学习机会。此外,他们还积极与合作社进行沟通协作,利用合作社的销售网络,拓宽农户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路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这种集体主义与共同富裕理念下的团结奋斗精神,正指引村民共同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调研走访至卫东村,进入群众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十二个大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卫东村的变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政治引领和思想旗帜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这里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对红色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深思熟虑。在卫东村,我注意到了村民委员会墙角的“爱心超市”,看到了村子里的“印象展览馆”和“休闲广场”,这些设施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设施,红色精神被巧妙地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让每个人都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力量和影响。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上湾村合作社二楼的红色文化陈列馆里,周辉同志的一张张纸相片记录了他身经百战的戎马生涯。文字和相片虽然无声,却以其独特的力量,述说着那个动荡年代中的光辉历史。它们如同岁月的雕刻,历史的低语,镌刻着前辈们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奉献。正因如此,合作社特意将二楼空间保留,作为历史的见证,同时也作为一面无声的明镜,时刻提醒后辈们不忘初心,铭记那些为今日和平所付出的不朽努力。

同心协力,共筑爱农兴农梦。在集体智慧的火花碰撞中,团队投身于暑期调研方案的深入探讨与精细打磨,经过反复的推敲与修订,制定出了一个既科学严谨又切合实际的调研问卷。通过明确分工、协同作战,我们成功完成了每组近四百份问卷的调研任务。团队成员肩并肩,心连心,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分享成果。团队的协作精神,就像一条条红色的纽带,将我们紧紧相连,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

回顾此次调研,我受益匪浅。那些曾经存在于纸张上冷冰冰的知识点,也成为了我眼中如此鲜活的存在,至此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与力量。乡村振兴任务艰巨,身为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入口的员工,我将秉承“一手拿书本,一手拿锄头”的精神,通过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实践,不断培养吃苦意识,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边耕边读、同耕同读、勤耕勤读,用知识和汗水,为农业现代化和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色导师点评: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农业高校师生的优良传统。暑期是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开展村情民意调查、掌握科学研究一手素材的宝贵机会。王好同学作为一名“学农爱农”的青年学子,自觉践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主动请缨加入我的科研团队,投身于调查研究和政策宣讲工作。她在实践中勇挑担子、甘找苦吃,展现了当代老员工“奉献社会、锤炼自我”的价值追求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求知精神。正因为乡村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活跃着很多像王好这样“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青年身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必将更快变为现实。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汇报人:王好(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国贸2201班本科生)

红色导师:颜廷武(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副经理、教授)

责编:王舒娴